首页 > 常识 > 历史 > 概观

真的薄如蚕纱,一件衣服49克,汉朝宫女的透明服饰

作者:yiluokuang.com  时间:2024-06-05
描述:采用这些小巧苗条的蚕宝宝吐出的丝复制素纱襌衣。
《生活宝典shenghuobaodian.com》讯  此件素纱褝衣为交领,右衽,直裾,款式类似于当时流行的上下衣裳相连的深衣。

面料为素纱,边缘为几何纹绒圈锦。因无颜色,没有衬里,出土遣册称其为素纱襌衣。《说文解字》:褝,衣不重也。从衣,单声。《礼记•玉藻》:“褝为絅”,郑玄注:“有衣裳而无里。”也就是没有衬里的衣服。素纱丝缕极细,重量还不到一两。

如果除去袖口和领口,襌衣的重量只有25克左右,折叠后甚至可以放入火柴盒中,可谓“薄如蝉翼”、“轻若烟雾”。色彩鲜艳,纹饰绚丽。它代表了西汉初养蚕、缫丝、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。

古人形容“轻纱薄如空”、“举之若无”,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《缭绫》中写道:“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,四十五尺瀑布泉,中有文章又奇绝,地铺白烟花簇霜。”诗中那飘渺如雾般轻盈,晶莹如水般剔透缭绫的描写并非艺术夸张,素纱襌衣的出土证实了诗人的描写是据实形象化的描写。

素纱襌衣轻薄而透明,如何穿着呢?《诗经•郑风•丰》:“衣锦衣,裳锦裳。”按史书记载或常识推理,应该是套在色彩艳丽的丝绵袍外,使丝绵袍上华丽的花纹多一分欲露又掩的朦胧之美,不仅增强了衣饰的层次感,更衬托出锦衣的华美与尊贵,这倒也符合中国人不事张扬、含蓄、内敛的传统审美情趣。有着轻柔和飘逸质感的纱衣,穿在女子身上,迎风而立,徐步而行,飘然若飞,尽显女性的柔美。

可一个现实的问题是:要想套在肥大的印花敷彩丝绵袍上,几乎是完全不可能的。也许是冥器?也有人认为其适合作为内衣穿着,是一种性感内衣。

深入探索

“我发现您的胸口有一颗黑痣,但奇怪得很,怎么穿着两层衣服还能看见?”“不是两层,而是五层丝质衣服啊!”这是传说中的唐代官员和一位阿拉伯客商的对话,客商为中国丝绸之薄惊奇不已,这个故事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丝织水平的发展高度。马王堆出土的素纱禅衣,成为古书上记载的“薄如蝉翼”、“轻若烟雾”最好的证据。

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一共两件,除了直裾素纱褝衣外,还有曲裾素纱褝衣,衣长160厘米、通袖长195厘米、袖口宽27厘米、腰宽48厘米,衣重48克,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早、保存最完整、制作工艺最精、最轻薄的一件衣服。

据了解,素纱襌衣是由单经单纬丝交织而成的一种方孔平纹织物,其经密度一般每厘米为58根至64根,纬密度每厘米就有40根至50根纱。透空率为75%左右,每平方米纱料仅重15.4克。因其密度较为稀疏,孔眼里充满织物的表面。同时纱料的旦数小,丝纤度细,这也就是为什么素纱襌衣如此之轻薄的原因。

“旦”全称旦尼儿,是丝织学上对织物的蚕丝纤度专用的计量单位,每九千米长的单丝重一克,就是一旦。旦数越小,则丝纤度越细。经测定,素纱襌衣的蚕丝纤度只有10.2至11.3旦,而现在生产的高级丝织物还有14旦。足见汉代缫纺蚕丝技术的高度发展,实乃中华文明、楚汉文化之骄傲。

湖南省博物馆曾委托一研究所复制这件总重49克的直裾素纱襌衣。但该研究所复制出来的第一件素纱襌衣的重量超过80克。

后来,专家共同研究才找到答案,原来现在的蚕经过进化,体型比几千年前的要大许多,吐出来的丝明显要粗、重,所以织成的衣物重量也就重多了。

于是专家们着手研究一种特殊的食料喂养蚕,控制蚕宝宝的个头,再采用这些小巧苗条的蚕宝宝吐出的丝复制素纱襌衣,终于织成了一件49.5克的仿真素纱襌衣,这一研究整整耗费了专家们13年的心血!

名称:直裾素纱襌衣
年代:西汉(公元前206—公元25年)
来源: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
尺寸:衣长128厘米,通袖长190厘米,共用料约2.6平方米,仅重49克。
存放:湖南省博物馆

文章来源:shenghuobaodian.com

从手机浏览器访问《生活宝典》

站内搜索
  • 汉朝长沙国(诸侯国)利仓丞相的官印
  • 汉朝汉文帝时期的木牍写字(图)
  • 汉朝丝帛画《车马仪仗图》记录了将军阅兵时的场景(图)
  • 汉朝的驿站
  • 电子衣服说来就来,可遮风挡雨,可浏览网页发信息
  • 女子快到家门时被劫持上车,扒光衣服扔荒山
  • 购物精明眼:顺便买点反季节衣服
  • 微商帮
    世界网站大全
    黄金期货谨慎隔夜持仓;黄金分割线与百分比线
    黄金期货谨慎隔夜持仓
    自己是否能够像自己想的那样做成一件事,身旁人的判断会比自己准确
    自己是否能够像自己想
    火宫殿:吃喝玩乐看,烧香拜神佛,红火的庙会经济
    火宫殿:吃喝玩乐看,烧香
    眼见为实也不为实,更须谨慎看到的并非全貌
    眼见为实也不为实,更须